泽泰环保资讯网
首页 > 生态旅游 > 看库布其治沙又有哪些新路子

看库布其治沙又有哪些新路子

今年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中国作为《荒漠化防治公约》的缔约方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

在全球波澜壮阔的治沙史诗中, 库布其沙漠治理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的标杆。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它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距北京直线距离仅800公里。30年前,这里植被覆盖度不足3%,每年发生沙尘暴50多次,是飞鸟难越的“死亡之海”。

如今,在当地政府、企业、农牧民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努力下,库布其沙漠有6000多平方公里披上绿装,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极大的恢复,由100多种恢复增长到1026种,库布其沙漠核心治理区的植被覆盖度由不足3%增加到65%,京津地区的沙尘天气减少了90%,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经验,为应对气候变化、沙尘灾害天气、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不断创新实践。

在库布其沙漠,科技是支撑。在沙漠里种一棵树有多容易?钻孔、栽树、压实地面,一系列动作迅速、标准。亿利集团的智慧植树机器人每台每天可以种800棵树,大大降低植树成本、提高植树效率,有效解决沙漠腹地人工植树这一世界难题。

此外,亿利新式治沙“武器”——微创水汽法、螺旋钻微创植树技术,以及迎风坡削峰填谷造林技术体系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植树效率和成活率。

从人工种树到机器人种树,从土方法到“硬核科技”,无不展现着治沙人的智慧,显示着科技创新的力量。

产业是灵魂。沙漠生态修复工程浩大,耗资惊人,必须在治沙中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企业才可以生存,治沙事业才能持续。在国家、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亿利资源集团逐步构建了绿色产业体系。其中包括总规模3.3GW的立体生态光伏治沙项目,总投资额近20亿元的生态健康产业链,以七星湖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以及沙漠生态修复、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等系列重大治沙生态工程,企业同时在沙区投资建设了两个绿色工业园区,与光伏治沙区联动联产,形成光氢储化一体发展的绿色产业链。

政策是推手。当地政府大力推行“掏钱买活树”的约束机制和以补代造、以奖代投等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和农牧民通过承包、入股、租赁以及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防沙治沙,逐步构筑起了支持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政策体系。

典型是引领。百战黄沙穿绿甲,不退沙魔誓不休。亿利治沙人行而不辍,联手绿色企业和农牧民治理荒漠化地区上万平方公里。2017年12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环境署授予亿利库布其治沙人 “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环境领域该项荣誉。

科技、产业、政策、典型,这些共同形成了独具库布其的防沙治沙新路子。

2017年,在《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库布其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联合国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2007年,一场名为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就已拉开序幕。库布其的治沙经验,正借此为更多荒漠化地区带去新的绿色希望。

这场全球唯一致力于推动世界荒漠化防治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大型国际论坛,迄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000多位政要、学者、企业家、环保公益人士和媒体代表参加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地理系教授撒万土多次来中国交流,认为库布其治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经验:“库布其治沙的企业主体作用很有特色,创新了适应沙漠地区的系列技术,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为沙漠治理和土地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案例。”

副秘书长阿明娜在参访库布其沙漠绿洲后评价道:“在这里目睹了令人瞩目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恢复成就,这鼓舞了全球坚定抗击土地退化、荒漠化和沙漠扩张的地区的人们。”

库布其沙漠七星湖↑

库布其沙漠腹地的亿利立体生态光伏治沙电站↑

库布其沙漠腹地国家林草局批建的亿利种质资源库里,专家在培育三耐种子↑

库布其沙漠亿利治理区工程师实施无人机飞播↑

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绿植字↑

库布其沙漠亿利立体生态光伏治沙电站板下养殖项目↑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论文1000字 如何选择化学除...
1、原理 化学除磷主要是通过过程完成的,化学沉析是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金属盐药剂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反应生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的物质。实际上投...
疫情把旅游业害惨了 天津首次观测发...
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野保科工作人员近日在湿地独流减河区域进行迁徙候鸟日常监测时,发现了在我国境内已难觅踪迹的珍稀鸟类—&mdas...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天台掀起绿色生...
南屏旱稻、泳溪香米、三州西瓜……在台州市天台县“低碳生活 惠享你我”第二届全国生态日主体活动上,核算&...
旅游规划设计 大熊猫福宝在四...
大熊猫“福宝”12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简称“熊猫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与公众见面。 6月12日,四...